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
来源:体改处 点击量:7,385 发表时间:2023-01-30 14:38

  张文琪,男,1968年1月出生,工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工程师。2021年2月至今任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先后荣获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秀工作者、全国建筑业优秀企业家、全国用户满意杰出管理者、陕西省第十届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陕西省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家。

  在重组17户交通企业,涉及157家单位、5600多亿资产、3.4万职工的国企改革中,张文琪树立了勇于担当、能挑重担、敢于创新的企业家形象,提前一个月完成战略性重组、提前一个季度实现正常运行、提前一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实现了交通国企从分散经营管理向统一集约发展的转变,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交通产业的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企业开放度、影响力、品牌力不断增强,“稳中见快、进中向好”的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呈现,整体继续保持良性增长。

  改革后,陕西交控总资产5567亿元,养管公路6273公里,企业带息负债规模由3942.8亿元降至3899亿元,资产负债率由改革前的72.3%降至69.84%;2021年完成营业收入423.41亿元、利润总额7.6亿元,较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增长33.3%、57.5%。获省国资委2021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A级、排名第五,授予“2021年度经营业绩优秀企业”,被省国资委授予稳增长突出贡献奖。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51.26亿元,利润总额12.23亿元,同比增长30%和60.86%;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36亿元,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8亿元,同比增长52.7%,资产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同类交通企业分别排名第8位、第12位,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位列第174位。改革重组经验在省国资系统交流、改革成果在全国国资系统作经验介绍、党建引领改革工作在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和全省组织部长会上交流,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典型案例,并在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上受到国务院国资委主要领导的表扬。

  一、坚持精干高效,科学搭建企业新架构

  张文琪围绕“以组建交控集团为示范”的目标,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进“瘦身健体”的要求,坚持精简机构、减少层级、高效管控的思路,实行“集团总部—二级板块—专业公司”三级架构和扁平化管理。一是打造精干集团总部。立足提高工作效能,坚持分工明确、定位清晰、大部门制,总部设立12个部门,编制89人。主要负责战略规划、政策研究、风险管控、投资决策、监督考核等,赋能指导各单位业务科学规范发展。二是合理划分业务板块。将改革前原有建设管理机构和运营路段重组整合,设立建设、运营两大非独立法人二级企业;拓展交通路域资源,新布局交通关联产业、服务区、市政路桥、交通科技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交通投融资、航空货运两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大交通为主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经营”一体化全产业链。三是有序推进专业化整合。通过专业化整合将157个三级单位压减至94个。运营板块路段公司从43个压减至31个,建设板块管理机构从62个压减至29个,服务板块21个下属机构合并组建6个片区事业部,产业板块权属企业由24户压减至14户,布局结构明显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四是推进“小散弱”清理。处置“僵尸企业”8户,完成公司制企业改制10户, “瘦身健体”不断推进。五是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认真落实《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采取股权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民企合资成立中油北斗科技能源有限公司、交控绿发科技公司,拓展智慧物流、路域外工程检测、智慧运维等业务;收购技术实力名列全国前茅的民营企业凯达交通集团,不仅补上了产业链短板、提升了经营规模,更是为扩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强强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坚持公平公正,有效释放发展新动能

  张文琪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重组全过程,以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推进市场化用工为导向,坚持干部年轻化、专业化和有利于队伍稳定的原则,突出精简优化,严格政策纪律。一是选优配强管理人员。划定年龄和学历“红线”,注重原三大集团干部交流融合,总部、二级公司、运营板块共交流管理干部682人。总部人员平均年龄41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53%。二是妥善分流富余人员。对男性55岁、女性50岁以上原班子成员和中层管理干部,实施改任非领导岗位、内部退养、自愿退出等安置政策,原三大集团总部分流干部26人,运营板块班子成员压减46人,退养退出192人,精简管理岗707人。三是全面清退借调人员。对原三大集团总部及运营板块1721名借调人员,全部返回原工作单位,同时考虑职工的实际困难,妥善就近安置工作岗位。集团总部和二级板块在岗人员较改革前分别压缩30%和60%,集团公司冗员超编、人浮于事等问题有效解决。四是建强外部董事队伍。认真落实中央深化国企改革关于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制度要求,建立外部董事管理制度,对男性55岁、女性50岁以上的中层管理人员,结合专业、职称、经历等分批任命为二、三级子公司的专职外部董事,遴选17名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担任二、三级子公司的兼职外部董事,为子企业共配备外部董事132人,纳入省国资委考核范围的33户子企业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实现企业重组与改革要求、治理层完善与干部队伍优化、转任干部专业能力发挥与年轻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三融合”。五是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劳动用工、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经理层契约化管理,完成69户子企业经理层任期管理。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4名,引进外籍院士1人,博士1人,经营管理人才3人。实行“岗级分离”“岗聘分离”制,建立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机制,对31名干部作出了“下”和“退”的调整,对6名违纪党员干部严肃追责,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和干事创业精气神得到了提升。坚持岗位竞聘常态化,29个二级本部空缺岗位,面向全集团公开竞聘,57户企业,295名管理人员通过竞争上岗,走上干部岗位,运用现代化人力资源工具,在集团范围内公开竞聘M4中层干部12人,打破固有身份、年龄、资历等条条框框,让有能者有位。

  三、坚持党建引领,全力优化内部管理

  张文琪传承国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光荣传统,坚决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集团的改革优势、管理优势、经营优势,党建引领改革经验在陕西省国企党建座谈会进行交流。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让党的建设进章程、党建工作进规划、决策前置进制度、赋能融合进管理。党委会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同步理顺495个党组织关系,高质量组织完成集团及二级公司党委、纪委选举,厘清党委、董事会、经理层权责。首次提炼设计党建“融”文化体系,建立从严治党五维责任网格,创新实行党建“黄牌警示、红色表彰”动态考核,快、准、稳处理改革肠梗阻问题,实现了思想工作软联通、人才支撑硬联通、清风正气大联通,从严从实从紧护航各项任务压茬推进。二是提升内部管控力度。围绕改革重组,完成涉及 216家权属公司清产核资工作,以及原三大集团资产分账,三级及以下法人单位股权划转,对29个建设项目、11名原厅管干部、8家省厅移交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审计问题的整改,有效解决集团整合前的诸多遗留问题。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建立责任追究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实现追责体系“无死角”“全覆盖”。三是优化财务管理手段。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以经济指标考核调动权属企业压降成本费用的主观能动性,为经营性现金流正向结余创造条件。构建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和银企直联网络系统,实现总部、运营和建设板块资金集中管理,五个竞争性板块公司近800个账户超限额资金归集,集团整体资金归集率达到80%左右。实现合作银行银企直联,进一步压减闲置资金存量,有效缓解“存贷双高”问题。

  四、坚持业务融合,全面打造产业新优势

  在改革重组中,张文琪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出的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精主业的部署要求,调整优化业务布局,加强业务板块战略协同、资源协同、业务协同,加快培育交通产业集群。一是立足稳固传统产业。巩固公路建设和运营主业,聚焦交通产业,瞄准路衍经济,整合路域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和地方政府合作,围绕“交通+乡村振兴”“交通+新消费”主题,举办首届陕西高速车主节,以经营的理念引流增收。积极开展高速公路绿化提升和林业碳汇储备,试点隧道照明节能工程,推广智慧电子收费新模式。探索输出陕西交控公路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业态。深度挖掘企业现有技术、产品和资源,加速布局土地开发、建筑材料、智慧交通、装备制造等新业态。大力开展服务区提质升级行动,创新打造了高桥、柞水、子午等一批“交通+旅游、房车营地、商业综合体”等特色主题服务区,发展服务区+旅游、+商业、+文化等新业态。组建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探索类金融业务。搭建陕西交控集采平台,入驻供应商突破1万家,累计实现营收20亿元,平均节支率达到11.31%。布局交通装备制造业7条产业链,桥隧高性能产品制造基地、交通安全产品等3个项目投产。三是大力拓展外部市场。设立集团市场开发部,成立5个省内和7个省外市场开发中心,搭建市场开发网络体系,着力提高外部市场份额。2021年以来,在江苏、广西、吉林、新疆等25个省市落地项目563个,集团外累计新签合同额311.85亿元,其中省外市场占比25%以上。成功落地印度、乌兹别克斯坦2个海外项目9.13亿元。成立陕西交控沥青产品制造研发中心,沥青、成品油等贸易打开华南、华东、西南市场,完成产值14.7亿元。四是积极推动开放合作。践行“让对方先赢、让对方多赢、最终实现共赢”的合作理念,扩容省内地市、央企省企、业界同行三个“朋友圈”。与央企、省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230多家单位洽谈合作、签署战略协议,“十四五”落地项目27个投资2650亿元。与陕西建工、西咸发展集团、高新区交投等省、市国企成立了混凝土公司、西咸交建公司等7个合资公司,拓展了商用混凝土销售、矿产资源开发、城市更新、片区开发等新业态。五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培育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完成交通设计院等7户全民所有制企业股权划转和公司制改革,科技发展集团入选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以打造秦创原陕西交控创新中心—交通科技创新园—交通产业示范园—西咸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四位一体”产学研创新驱动平台为载体,加大科技攻关,推动成果转化,8个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5项产品入选省国资委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企业院士工作站通过初验,3支队伍入选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名单。


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