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部署,加快中央和省级投资项目执行进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我委创新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中期评估制度,加强项目建设事中事后监管。经过三年的探索推广,2022年首次完成上年度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全覆盖中期评估,在评估中通过“三注重、两拓展、一依托”的细化落实,达到“五升两降”的良好成效,项目建设“重批轻管”的现象得到扭转,相关工作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转发推广。
一、坚持“三注重”,确立评估实施的系统性
注重机制完善。一是梳理并制定中省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中期评估工作流程、中期评估管理办法,打牢制度基础。二是明确问题项目通报与清单化动态管理机制,压实整改责任。三是明确中期评估与日常监管并行机制,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四是明确中期评估结论作为项目及资金安排依据的奖惩机制,推进项目规范建设。
注重成果规范。一是明确评估涉及的六个方面20余项内容,对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实施、形象进度及投资完成、项目验收全过程把控,并结合专项特点编制评估总报告。二是确保为每个项目“把好脉”,所有现场评估项目按所属市(县)或部门编制分报告,全年形成评估分报告136份。三是量化评价中央和省级投资专项投资成效。四是评估报告既提出项目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又肯定项目管理的成绩,总结可推广的项目管理经验。
注重结果运用。建立问题项目台账进行清单化管理,将评估结论及问题反馈至项目单位,同时抄送给项目主管部门、各市政府,要求相关单位明确整改措施及责任人,落实整改。全年发布中期评估通报6份,通报问题项目306个,未开工项目98个,目前评估涉及问题项目已全部整改。同时,评估结果作为后续安排资金、审批项目的重要参考。
二、突出“两拓展”,确保评估对象的全面性
拓展评估对象的广度。在延续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评估的基础上,2022年首次完成对2021年31个中央预算内和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投资共计2400个项目的全覆盖评估,全年现场评估项目597个。同时,评估项目所在地域不断扩展,2022年现场评估项目实现12个市(区)全覆盖,基本达到县(区)全覆盖(已覆盖98个县区),同时覆盖14个省级部门。
拓展评估工作的深度。探索“评估+”的工作模式,将评估既作为为项目“把脉诊断”的过程,也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政策宣贯、业务知识培训的平台和契机,以期提高全员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遵循“一依托”,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秉承“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依托陕西省重大项目储备推进中心及专家团队完成评估工作,明确“组长+项目管理专家+财务管理专家”的评估小组结构,形成“评估前培训、评估中研讨、评估后总结”的评估工作流程,确保评估结构合理、过程可靠、结论客观。
通过连续三年对部分中省预算内专项(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专项、中央预算内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的持续评估,项目开工率、完工率、投资完成率、中省资金到位率、支付率五项指标整体提升,同时问题项目比例、项目问题数量两项指标逐年降低,项目建设“重批轻管”的现象逐步得到扭转。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完善中期评估机制和理论体系。一是不断拓展评估领域,在对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投资项目评估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专项拓展。二是提高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回头看”,紧盯问题整改,确保政府投资效益。三是继续做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篇文章,进一步完善评估机制,强化理论支撑,通过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